Language : English  |
申请入会 |注册 |登录

无惧梅雨季节,沪望人倾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发布时间:2019年6月12日 |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那些年,被梅雨季支配过的恐惧

六月将至,你还记得被梅雨季节支配的恐惧吗?记忆中总是又闷又热又潮湿,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一件晾干的衣服。

更让人苦恼的是,今年的梅雨季节,似乎来得格外早。61日,也就是本周六,上海将会迈入汛期,紧接着就要迎来闻之色变的梅雨季。

上海气象局也发布相关预测,预计今年汛期总降水量高达650-850毫米,较去年明显增多。上海市正式入梅将在6月中旬,出梅在7月上旬后期至中旬中期,整个时间雨量偏多,今年的梅雨期可谓是略长长长长长长。

预测结果一出,上海市民可谓是哀嚎满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梅雨季节不仅意味着“没衣服穿”,同时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出不了门”,湿哒哒的道路和小区,无论是遛娃还是遛狗都会很不方便,而对于热爱晨跑和夜跑的运动健将们来说,更是要望“积水”而兴叹了。

可以说,为了应对绵绵不休的梅雨季节,上海急需成为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城市规划的深层挑战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水时则是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简单来说,就是把城市建设得像海绵体一样,下雨的时候吸水,让地面能够干爽清洁,而缺水是则是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海绵城市又谈何容易。现代城市的地表,绝大部分已经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设和不透水的交通路面所覆盖,这种传统建设模式下的城市,每当遇到大雨、暴雨或者绵绵不休的阴雨天气,通常只能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一方面使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打破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另一方面还容易造成内涝情况的发生。

可以说,海绵城市任重而道远,充满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沪望倾力打造,海绵城市&绿色建筑

秉持着做“海绵设施”系统优质供应商的信念,沪望人开启了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的漫长开发旅程。对于沪望人来说,打造海绵城市,不仅仅看重秀丽山水和现代化建筑设计,还涉及到我们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各个领域,更与我们生活城市环境的每一个自然生态息息相关。

上海沪望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国际贸易、研发、生产、销售海绵设施、pds防护虹吸排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地下管廊渗排水收集系统、植被草沟系统、立体绿化系统等产品为一体的大型建材集团企业,荣获国 家专利一百多项。上海沪望集团,是北京2008奥运工程、上海2010世博会工程优质产品供应商。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上海建筑绿化行业信得过产品等称号,沪望科技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国 家图集和国 家施工规范的制定,并与多个高校设计院开展科研合作。2016年沪望pds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入选《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首批),同年11月沪望科技海绵设施产品入选江苏省建设节能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名目(首批)。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沪望目前拥有国内领先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这也是沪望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的有力武器。在沪望人的眼中,海绵城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系统,而是一种合理的建设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城市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特点,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6大技术路径,才能够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大量做绿化,做到“见缝插绿”,把绿色设施最大化。

沪望人的使命

沪望人坚信,在打造“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城市整体功能,突出生态特征,确保区域整体自然、生态,同时实现蓄水、滞洪等作用,让绿岛效应凸显,才能让城市“呼吸”更加畅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生活更美好!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