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的蛟龙巷路口至人民路路口,虽然只有80多米的距离,但因为建设年代久,且没有完整的地下管线资料,一直是全市管网清淤的一道难题。不过,我市首次使用探地雷达进行管网清淤解决了这个难题。
“1米、2米、3米……”9日上午10点,雷达探测正式开始。只见两位工作人员缓慢地将发射器向前拉动,而一旁操作员则仔细地将位置信息进行记录。“通过发射电磁波到地下,相关软件进行滤波分析和处理后,就能得到地下管线的反射图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根据雷达探测出来的信息,我们将科学地设置观察井,并实行两头清淤。”市水务局工会主席张毅介绍,如此一来不仅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的破坏。当天,这套探地雷达还在大坡街、月池路等复杂路段进行了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