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地上“看的见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地下“看不见工程”建设管理力度,保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6月20日,全省推进地下管网普查暨城建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已经完成了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地下管网普查,基本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为服务城市规划,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地下管网(线)是地面以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管线及相关地下空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由于历史原因,全市地下管线没有统一的坐标、高程系统,市政资料不健全,权属各异,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带来诸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在2013年11月底完成了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地下管线普查,普查各类管线2958公里,探查管线点数162952个,控制测量1866点,带状图测量396.1km,测量人防工程66个,面积近24万平方米,建立了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城区地下管网有了“大数据”。
会上,我市与淮北、铜陵等市交流介绍了各自地下管网(线)普查做法,与淮北市成为城镇地下管网(线)数字信息档案异地互备份城市。同时还与与会城市交流了城建档案的工作经验。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把加强和完善市政基础建设和管理纳入重要日程,强化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完善地下管线管理,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