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安徽地下管线建设审批权限首次向县区“下放”。翡翠路(312国道-方兴大道)等工程尝鲜,拿到供水管线建设许可证,标志着全市地下管线开始实现县区分级管理,将推动治理 “马路拉链”、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提升城市运营安全水平。
去年底,市城乡建设局在全国率先开展《管线、杆线等设施建设许可证》核发,同时将各类管线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积极探索一条管线、杆线等设施建设许可证办理途径,解决了多年来地下管线没有规范化建设的问题。
继市级地下管线建设审批手续和流程初步完善后,今年市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建设行业地下管线建设审批手续分级办理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简政放权、提质增效、市县区分级管理的新模式。
近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核发翡翠路(312国道-方兴大道)等三条道路的供水管道建设许可证,这是全市县区级首项地下管线建设审批手续。
本次3项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审批手续成功办理,标志着全市地下管线工作向实现县区分级管理、提高效率迈出了坚实一步,表明合肥着力解决多年来地下管线没有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取得重大成果。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从源头上减少盲目开挖路面的行为,尤其是防止以管线应急抢修为由随意挖掘城市道路。针对“马路拉链”、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运营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同时,使项目建设进入规范化、科学化运行轨道,有利于保障管线建设(产权)单位的权益,这在全国的地下管线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