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一直到4月底,凤冈县都被罕见的干涸少雨气候所困扰。随着干旱天气的持续,供给县城10余万人生产生活用水的穿阡水库“大水缸”也渐渐枯竭见底。供水公司白天蓄水,晚上放水,定时定量,地势和楼层低矮的住户每天能勉强接到一两桶水,地势和楼层高的地方将近一个月接不上水,洗漱冲厕成了居民最头疼的难题。县城曾一度出现“水荒”,居民心急如焚。
为解决群众用水难的问题,凤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四家班子及相关科局负责人多次到凤冈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穿阡水库及蒲水河(穿阡水库补水源)开展调研,并召集相关乡镇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启动紧急应急预案,优先确保居民用水能够定时定量供应,暂时停止一切工厂、洗车场、建筑施工等场所的生产用水。
为打通应急水源通道,避免因用水而引发矛盾和争端,凤冈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紧急启动西山河应急水源工程,以暂时缓解用水压力,并立即联系贵州省和遵义市的水务部门,决定不惜代价从正在建设的西山水库水源西山河引进应急水源。西山河应急水源工程是由贵州省水投公司投入460万元、凤冈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在西山白岩塘征地修建提泵站的,目前已经安装了消毒净化罐,并筑路挖沟,完成了铺设管道。
4月5日,一场长达35天的应急供水战斗终于迎来胜利,人民群众的“生命管道”得以打通。家住县城一阳小区6楼的杨女士在家做家务时,打开水龙头后就准备像往常一样去拉抽水泵的用电开关,突然,水龙头哗哗地流淌出了清水。杨女士惊喜之下,忙对家人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不用抽水了!”
在缓解群众饮水困难的同时,凤冈县水务局、供水公司等单位落实县城供水管网清理工作,严格控制“跑、冒、滴、漏”问题,核查建筑施工、工厂作坊、餐饮洗车等行业长期存在的偷水和不交水费等现象,勒令整改并规范用水,从源头加强监督管理,倡导县城居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让每一滴水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的利用。
7月初,凤冈召开县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工作会,会议决定在已投资528万元建成西山白岩塘应急水厂的基础上,再次投入550万元,对何坝1.6万吨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并全面启动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一户一表”等工作,确保全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市民生活用水需要。该工程已于7月中旬启动,预计将在2014年8月30日前完成。
两个水厂工程的建成投用,对城乡供水管网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原有管网陈旧老化,需要重新进行更换。另一方面,两个供水公司合并管网经营,在技术改造、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协调。凤冈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工程技术和两家公司经营管理上的难题,投入了1560万元进行管网改造。该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1030万元,将对县城星港湾、和平路、飞雪街、东环路原车站、凤凰大厦、文峰路电力局、新城北客车站路、文峰塔、体育街、林业局等十个路段进行管网改造。第二阶段投资530万元,将对县城龙凤大道劳动人事局、望湖小区门口、双拥路左侧、龙泉大街两侧、双拥路安置街两侧、水务局有机食品城左侧、顺风保养厂河滨大道两侧、新农路两侧等八个地段进行管道铺设,整个工程将历时3年。
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彻底解决县城现有及城市扩容(2020年预计县城人口达25万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凤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措施、细化目标、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示公告、媒体新闻报道、各级各部门会议、相互转告等形式加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并要求工程施工方进行科学改造,搞好规划设计,细化方案,科学施工,尽量减少对城市卫生的污染和对百姓出行的干扰。各级各部门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全力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凤冈县投入千万元资金进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升级,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县城即使扩容到25万人,也不用担心生活及饮用水问题。该工程完成后,县城区新管网将实现水质变得更好、水压更加增大、漏失率更加降低、管网运行更加科学、供水更加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等诸多目标,供水系统的各方面都将得到完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