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杭燃集团召开信息化助力杭州燃气应急抢修新闻发布会,现场演示了国内首个5G燃气应急抢修系统。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杭燃集团在杭州市域范围内已经建成7000公里高中低压管线,一共有5000多个站(点)在运行,直接服务的用户有150多万户(天然气用户130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20万户),大概有530多万人每天和燃气产生着交集。
2019年,杭燃集团完成了“一个新系统、两个可视化”建设工作,有效保障天然气供应,提升燃气运营安全,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一个新系统”指的就是国内首个5G燃气应急抢修系统。
这个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5G燃气应急抢修系统,由车载多路(车顶、车内)摄像头与无人机空中航拍系统组成,未来还会加入便携式迷你终端,通过5G网络实现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
也就是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集团应急指挥中心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与车内指挥现场联络,并可查看车外第一视角抢修情况及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的事故现场情况。
5G网络的应用,则能有效保障直播画面的实时性及稳定性,满足跨地区的应急指挥调度的迫切需求。为抢险指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超高清、低延时的现场画面,优化应急抢修系统部署能力。
“燃气管道虽然被称为城市的血液系统,但是很多是看不见在地下的,安全运行不仅对公司还是对市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燃气集团科技信息部经理助理涂仁晨说这个5G燃气应急抢修系统不仅能在抢修的时候发挥作用,日常巡检中同样会用到。
“两个可视化”指的是燃气数据可视化和三维地下管网可视化,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暂未投入使用。
“假如遇到类似今天夏天建国北路塌陷事件,通过三维地下管网可视化,调度中心能够立马调取到事故周围管线信息,实时和现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对于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效率会大大提高。”天然气公司管网输配分公司副经理吴明来介绍。
三维地下管网可视化系统利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三维立体扫描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等先进手段,在计算机系统中建设燃气管线和燃气阀门等虚拟设备,同时集成现实环境中燃气管线周边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创建三维智慧化应用场景。
“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管线巡检、抢修及施工等操作提供更为直观、精准的数据支撑,提升燃气管网管理效率。”吴明来说。
▲小区业务数据接入
燃气数据可视化系统基于客户服务、生产运营、建设发展、企业管理四大管理场景,提取关键数据,通过数据清洗、组合、建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能够形成层次分明、范围广阔、操作便捷的可视化平台,高质量的展示企业运行情况,支持企业管理和决策,实现了关键数据可视化功能。
今天杭燃集团还发布了“十三五”以来十项科技创新优秀成果:
一、19服务厅——燃气服务网上办。
二、启动十三项信息化工程打造:“云上燃气、智慧能源、增值服务”杭州模式。
三、建成小和山绿色能源综合体。
四、东、西部应急气源站获得詹天佑奖。
五、首次采用导向对接技术,高压S6与中压滨江二通道成功穿越钱塘江。
六、LNG绿色能源站打造蓝天工程。
七、率先推出南方分户式采暖新模式。
八、车用能源清洁化。
九、不停输开孔封堵技术实现稳供应。
十、牵手名校名企,打造匠心学院数字能源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