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glish  |
申请入会 |注册 |登录

“中建开放日”西安市民走进地下综合管廊工地 现场感受城市“生命线”的智慧化施工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5日 | 来源:三秦网

BIM+GIS身临其境看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全程检测,VR体验+无人机航拍,一个个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应用耳目一新。昨天中国建筑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走进西安地下综合管廊工地和幸福林带项目工地,来自各行业的市民朋友现场感受科学化施工,见证中国建筑40年来发生的奇迹变化。

“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工作,讲好中国建筑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好故事,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举办“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中建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

本次活动以“从深圳到雄安,见证中国建筑改革发展成就”为主题,4月在雄安新区启动,11月在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馆项目收官,全程历时8个月,活动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个国家,走进40余座魅力城市,开放海内外50余个超级工程。活动通过参观体验、直播采访、展示展览、特色活动、联动宣传等方式,邀请政府、专家、媒体、公众走进中国建筑的超级工程,直面中国建筑建造的中国楼、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核电等一项项奇迹般的工程,感受中国建筑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见证中国建筑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前进历程,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时代更新的伟大变革。

智慧程度最高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

西安为中建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第33站。活动现场,现场工作人员向与会代表与市民们介绍,西安地下综合管廊是集四个“最”于一身:国内单笔投资额最大、总公里数最长、管线种类最多、智慧程度最高,代表了目前国内管廊建设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I标段项目是中国建筑中标西北地区首个PPP 项目,项目涵盖西安市雁塔区等10个区县及开发区,建设、运营干支线综合管廊82.9公里,线缆管廊182.5公里,采用管廊预制、盾构等技术,纳入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燃气、热力、污水、雨水等八大类管线,是目前国内单笔投资额最大、总公里数最长、管线种类最多、智慧程度最高的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

幸福林带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体,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建设项目,陕西省和西安市“民生工程”、“重点工程”。项目跨越新城、雁塔、灞桥3个行政区,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东起幸福路,西至万寿路。占地总面积117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00亿元人民币。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地铁工程、综合管廊、景观绿化、市政道路、地下空间、亮化工程六大业态。

中国建筑西北区域总部(中建丝路建设投资集团)党工委委员、副总经理姚宽一在讲话中说,我们在西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安区工地,隆重举行“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西安站的主题传播活动,共同感受中国建筑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共同见证40年中国社会的波澜变革和伟大进步,团结和凝聚全体中建丝路人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幸福林带项目

      中国建筑为大西安奉献精品工程

中国建筑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也是我国建筑领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建筑拥有上市公司7家,二级控股子公司100余家。中国建筑的经营业绩遍布国内及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涵盖投资开发、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新业务等板块。在我国,中国建筑投资建设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国建筑建造的房子。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集团作为中国建筑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最重要的投资骨干企业,自成立伊始便立足西安,扎根西安,始终活跃在大西安建设和“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最前沿,整合中国建筑在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中国建筑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大西安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奉献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不断拓展着丝路沿线的幸福空间,拉近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距离。

新科技应用:

BIM+GIS,身临其境看管廊。系统采用高精度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通过比肩游戏的“3D GIS”引擎进行渲染,真实的还原管廊场景。不但可以类似游戏的进行360度无死角管廊漫游,还可以点击查看管廊设备的实时数据和环境参数。

智能巡检机器人,管廊巡检利器。中建“管廊卫士2.0版本”“大眼萌萌”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了环境探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现场温湿度、有害气体含量、空气含氧量、烟雾浓度及光照度,实现对综合管廊内照明灯、井盖、水位等状态进行24小时不间断智能巡视检测,定位导航误差<10毫米。同时,机器人还可以自主判断管廊俯仰角度,自动调整运行姿态,当自身遭遇故障时,还会从云端自动报警,通过无线通讯通知管理人员。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