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工作人员在对供水管道进行冲洗消毒后,将其接入市政供水管网。随后,陆续打开位于梅县区剑英大道和宪梓大道的3个接通口阀门。从三龙水电站库区而来的梅江水源源不断“抵达”梅州新城水厂,经过处理后输送至千家万户。这标志着新城水厂成功通水试运行,也意味着梅州城区“用水难”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供水安全和保障水平将得到质的提升。
记者来到新城水厂的V形滤池前,听到“哗哗”的水声,清澈见底的梅江水正在进行石英砂过滤沉淀工艺处理。新城水厂指挥部安全主任张伟波告诉记者,供水管网将梅江水引入后,首先进入取水泵房,然后依次进入配水井、反应沉淀池、平流池、V形滤池、清水池,最后通过送水泵房进入市政供水管网送往各家各户。
“我们现在从‘管尾’变成了‘管头’,不靠加压泵也能用上水了。”梅县区车上村某小区五楼住户余林东关掉了加压泵,用上了“自来水”。昨日,像余林东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随着新城水厂的投产,梅州城区日供水规模将达到31万吨,困扰梅县区及城北环市路片区市民已久的用水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新城水厂是梅州城区扩容提质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107亩,计划总投资约3.23亿元,设计制水总规模每日20万吨,首期建设规模每日10万吨。项目由梅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目前,新城水厂已完成生产工艺调试,并从市卫生部门取得卫生许可证,具备生产条件,日供水量10万吨。
“这里原本是个小山头,加上处于飞机航路范围,施工技术难度较大。为了早日建成新城水厂,施工队科学安排工期,想尽办法解决困难,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新城水厂。”张伟波说,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厂区绿化和办公楼完善,以及梅县区程江加油站至府前大道DN800管道的铺设工作。首期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优化管网配置,改善供水调度,打通供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