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河青年河是惠州河涌整治的标杆。昨日召开的惠州市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却透露,金山河青年河水质仍很差,排查出的9大原因之首是排水管网乱接雨污不分流。今年惠州将新建500公里以上排污管网,以期解决僵尸管道、断头管道、排污管道不成网等惠州“地下”难题。
今年惠州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惠州存在污水管网和处理厂建设不同步,导致“血管不通”,部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晒太阳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任务。
惠州市副市长林洪回应以上建议时也透露,惠州的确存在部分城乡污水乱排放和污水厂吃不饱并存的问题。“我想对这个问题总的原因来讲是我们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我们污水处理的能力目前还没有跟上”。
林洪举例,2017年惠州江北中心区“有几场强降雨造成了内涝严重”,内涝影响出行,老百姓也有意见。“主要原因就是江北这个中心区雨污管网是90年代规划建设的,收集的面积是一平方公里左右,但是目前收集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六平方公里,扩大了六倍,中心区的居住人口也增长了好几倍,管网的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都落后了,远远跟不上,当然了,我们的统筹和管理也是有问题”。
其中,惠州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26座,处理能力达到99.7万吨/日,平均负荷率约92%;但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平均负荷率则相对较低,59座厂处理能力达到62.25万吨/日,平均负荷率仅约57%。
污水处理设施建了不少,处理率却比较低下。昨日的惠州市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工作会议透露,主要短板在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不同步、不配套。
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全省地下污水配套管网建设超过8000多公里,深圳建成1500多公里,广州建成1000多公里,东莞建成700多公里,但据市环保局数据,惠州去年新建成的污水管网不足200公里。
目前,全市规划污水管网总长约4830公里,累计建成污水管网约2260公里(不含农村管网)。管网建设除了存在重厂轻管问题外,还存在重管轻网、重建轻管理、管不成网、雨污不分流、管网建设滞后于片区开发建设等问题。
以上诸多短板对惠州市河涌整治、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带来巨大挑战。惠州市水务局透露,前段时间市环保局和市水务集团对多条河涌的全面排查,梳理出影响河涌水质有9大类问题,其中排水管网混接乱接严重,雨污不分流是影响已建河涌水质最主要的问题。因沿河污染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整治效果,据环保局监测,金山河、青年河水质还是很差。新建管网500公里以上
会议介绍,“污水管网建设攻坚年”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惟一一个攻坚年。惠州将成立全市污水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排污管网建设大会战,并计划全市今年新建污水管网达到500公里以上。
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将新建污水管网共约522.29公里,其中市直新建污水管网145.63公里,惠城区、惠阳、仲恺、大亚湾、惠东、博罗、龙门等县、区将分别新建污水管网40.2、61.2、62.67、41.78、60.27、80、30.54公里。
惠州将同步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到2018年底, ,建成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马安污水处理厂一期、考洲洋污水处理厂二期等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工程,完善梅湖污水处理厂三期和惠阳区淡水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并投产运营;全市计划完成3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作、300座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要在一个月内进行工作部署,落实精准作战图,明确建设目标、启动和完成时间,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记者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