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在公园园林绿地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充分考虑雨水渗蓄和利用功能,加大乔木和灌木栽植比例,形成乔、灌、地被自然多层次合理配置的植物群落,提高了绿地对雨水的滞留和疏渗作用。同时广泛应用透水材料铺装,采取绿地下沉处理,坡地修建鱼鳞式树穴,设置雨水罐、渗水井,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等措施,发挥绿地、湿地和景观水体的雨水调蓄功能,最大效率地消纳自身及径流雨水,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的“海绵”作用。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都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编制好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把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落到实处,并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储备制度,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把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贯穿于今后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围绕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公园绿地、城市水环境这四大系统抓好示范项目的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总结示范项目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的海绵城市建设。随着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将更加宜居,市民的幸福指数将再提升。(记者 郝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