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记者从郑州市市政管理处获悉,秦岭路与建设路西北角慢车道出现深约1.5米,面积3-4平方的路面塌陷。
据市政处初步判断,此次坍塌是由于电力套管过水冲刷路基,产生地下空洞引发路面塌陷。为了尽快修复路面塌陷,恢复通行,市政处对塌陷位置进行了应急抢修,抢修期间提醒过往市民慢性通过,抢修时间预计为4天。
近期郑州路面频现塌陷为哪般?
最近,郑州的路面塌陷似乎最近很频繁,为什么出现这种集中爆发?是否能提前排查预防塌陷?映象网记者联系了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主任穆林了解情况。
“路面塌陷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每年6月汛期开始后会比较多。”穆林说,形成道路塌陷的原因“十塌九漏”,多是与水患有关,汛期到来后雨水增多,几乎每场大雨后都会是路面塌陷的集中爆发期。
但雨水其实也只是一个诱因,路面塌陷多是与地下管线和地下工程分不开。以火车站周边为例,今年7月以来,火车站周边就发生了多次路面塌陷,这就是由于那里建设了大量地下商场,商场建成后可能存在深基坑施工回填不实等情况,再经过雨水渗透、浸泡就可能造成地下空洞。
此外,这次秦岭路的塌陷则是由于电力套管没有做好封水处理,水在管线中流动、渗漏,不断冲刷地基,路面下形成空洞,整个路面只剩一层沥青,有车经过就会压塌路面。
郑州道路塌陷原因是哪些?
据穆林多年的经验总结,微观上讲郑州市道路塌陷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防空洞老化、坍塌形成过水通道引发的道路塌陷。
2.深基坑施工回填不实雨水渗透、浸泡引发的道路塌陷。
3.老旧管网及附属设施疲劳运行,管线破损、渗漏引发的道路塌陷。包括自来水爆管、热力检查井漏雨水、通信、电力套管没有做封水处理以及雨污水管线老化漏水。
4.重点项目保通道路建设标准低,雨水渗透、浸泡引发的道路塌陷。
是否能通过前期排查避免塌陷?
虽然每次出现塌陷后市政处总能第一时间到场抢修,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是不是能通过前期做好排查预防工作来避免塌陷呢?
穆林介绍,市政处每年会进行常规排查,力争在塌陷前发现问题,但也无法做到完全预防。
目前市政处配备有专门的探地雷达,可以探测到地下5米以上的空间,一般每年会在汛期来临前和汛期结束后进行排查工作,力争能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
“但是机器探测也存在死角,有些地方比如人行道就探测不到。”此外,由于机器本身的技术和人力物力的一些局限,有些塌陷产生的非常快,无法及时排查到,“只能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了每年两次常规排查外,能够在大雨后再排查。”
道路出现塌陷后会出现更大的二次塌陷吗?
每次道路塌陷,似乎总有车子陷进去的情况,很多市民担心这些塌陷会不会“吃人”。穆林表示,道路出现塌陷多是因为车子经过把路面压塌,所以才会有车子陷进去的情况。
“路面出现塌陷后,市政工作人员除了对塌陷处进行抢修,还会对塌陷处周边进行探测、抢修,就是为了避免塌陷进一步扩大造成二次塌陷,市民们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