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glish  |
申请入会 |注册 |登录

滁州市加快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奋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17年4月13日 |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

滁州市紧紧围绕“集约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加快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奋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投资8.5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2.5亿元。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于2015年提出,在2015年和2016年全国节水宣传周期间,我委在人民广场利用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广泛宣传,并充分利用报纸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报道,营造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启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并于20161226日经政府批准实施;划定了古城区及明湖片区两大片区约24平方公里作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明确了新建居住小区、工业区等地块年径流量指标不低于71%;出台了《滁州市海绵城市技术指导手册》,以图例形式简单明了的示意海绵城市配套设施的施工标准及设施构造。

三是落实规划管控。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市规划建设委积极落实规划建设管控制度,把海绵城市建设审查纳入规划项目审批中,下发了《滁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关于落实规划建设管控制度进一步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建城函[2017]136号)等文件,从土地出让(划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到核实、验收,所有环节均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目前已有三个商业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

四是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编制了与当地财政相适应的海绵城市建设三年滚动规划,完成了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的材料准备。确保2020年实现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工作目标,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确保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五是奋力推进海绵项目建设。全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新建了城市撇洪沟约20公里,解决了山水入城问题。新建了湖心一站、湖心二站、顺达包装厂站等3座排涝泵站,启动了内城河闸站、红庙站等2座泵站建设。新建、改建雨水管道90公里、污水管道104公里;大力实施环境整治项目,完成了内城河、清流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开工建设了城南湿地公园、农中花源等景观整治项目,启动了北湖改造,整治水体长度达14公里。奋力推进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明湖坝体即将建成蓄水,蓄水面积达5平方公里以上,正奋力将项目建成为滁州市乃至安徽省海绵城市建设典范。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