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在南郊宾馆面对面答复了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地下管廊建设的建议。
人大代表:地下管廊建设可解决因经常性管线施工而造成的拥堵
人大代表李宁说,济南市拥堵顽疾一直为市民所诟病,而经常性的管线施工加大了城市的拥堵程度,大力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可以很好地缓解拥堵这个问题。与传统的管线直埋方式相比。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优势明显,可一次性解决各类城市管线敷设,而且可以长期运行,便于发现隐患,也便于维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让地下空间更大地发挥作用,腾出地上空间,不仅节约土地,还可以使城市更舒适、美丽;有利于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路面井盖安全等问题,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有利于保障安全和提高防灾能力。中央现在提出实施供给侧改革,推动"去二降二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就是补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治疗城市病的二剂良方,同时,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地下管廊建设周期短,能减少2/3的施工周期,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设计标准,在全市大力推广。
市政公用事业局:实施“逐层深入”“多元渗透"的城市地下管廊发展策略
市政设施建设处处长刘鸿顺答复说,济南市综合管廊建设在省内起步较早、规模较大,自2001年至2015年济南市累计投资7.16亿元,目前,我市综合管廊建设已初具规模,各综合管廊运行情况良好,廊内管线升级扩容、维修改造不再创掘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刘鸿顺表示,市政公用事业局将继续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辖区政府的配合,按照“新区建设,旧城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实施“逐层深入”、“多元渗透"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发展策略,以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指导,以在建项目为引擎,统筹谋划地下空间分布,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尽快策划开工新建项目,统筹实施规划项目建设,加强综合管廊智慧化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支撑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