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南头关开展综合治堵》
分道分流后 南头关与拥堵“分手”。
第二阶段将进行“管道化”治理。
6月下旬,市交委推出南头关综合治堵第一波组合拳,到现在半个月过去了,南头关交通有了明显改善。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南头关平均车速由不足15公里/小时提高至35公里/小时,白天常态化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悉,107国道宝安段从沙井、福永一直到南头关,连起多个工业区,穿越宝安中心城区,该段路每天的车流量超过18万辆,这也让南头关一度获称“全国最繁忙的国道”,尤其是去年黄田、兴围两个路口的红绿灯取消后,大量车辆出入南头关,使得关口拥挤程度进一步加剧。
拥堵三大症结:混行、变道、的士排队
市交委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总结出南头关拥堵三大症结,即公交车与其他类型行驶流线交织严重,关口前湖滨路少量驶出车辆横穿4条车道掉头严重干扰直行车流,“红的”排队过长,占用公交进口道,干扰公交车快速进入公交接驳站。对症下药,在6月19日打出了南头关治堵第一拳,取消了16条公交线路停靠南头关前的“宝安万佳”站,减少公交车对南头关车流的交织影响,增设护栏引导社会车辆与停靠待客“红的”分流,增设护栏及防撞沙桶、安装分道指示器等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拆除“红的”候客接驳站部分护栏扩大公交进关通道,这些“短平快”的手段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