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内涝、水管爆裂、路面塌陷……一次次事故拷问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而街头常常见到马路被“开膛破肚”,更给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今日,市规划局对《昆明市中心城区综合管线专项规划》进行公示,对地下所涉及的给水管、排水管(雨污水)、再生水管、电力管、电信管、燃气管等管线编制专项规划,从而让昆明市中心城区相关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更科学、有序,指导相关专业设施站点用地布局合理,又满足功能要求,实现综合统筹规划。
新规划范围超430平方公里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脉”和“生命线”。针对昆明目前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问题,市规划局以地下管线探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和相关管线单位(供电、自来水、燃气等)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规梳理,先对各类管线设施进行规划梳理,再结合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断面等对各类管线设施进行综合统筹规划,推荐综合管廊敷设路径,拟定近期建设计划。最终编制完成了《昆明市中心城区综合管线专项规划》。
新编制的规划期限参照《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近期至2017年,远期为2018-2020年,远景为2030年。规划范围在总规43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大,含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规划人口以总体规划为基础,编制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远期发展预期,对管道容量进行了规划预留以服务于未来人口增长需求。
规划力求最终实现6项目标:让昆明市中心城区相关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更科学、有序;通过与昆明市中心城区用地的总体协调,既实现相关专业设施站点用地布局合理,又满足功能要求,指导相关专业设施站点布置;梳理相关行业现状、规划主干管网、合理分配地下空间资源,确定主干管网的平面、竖向排列位置,指导相关专业主干管网敷设,综合统筹,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路径;指导相关区域控规、相关专业专项规划的编制;为相关专业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和道路建设整治计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为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配合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体系。
新增8条综合管沟
昆明市综合管沟建设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建成的综合管沟包括:彩云路、广福路、沣源路综合管沟,全长约46公里。综合管沟内主要包括电力、给水、电信(弱电)等管道。
按照规划,综合管沟规划期内合计建设里程为116公里,其中规划70公里,现状46公里。新增的管沟包括配套飞虎大道、春城路、星耀路、古滇路、204号路、二环南路、昆武高速入城地面段、主1路,共计8条道路综合管沟。
现状管网原则上保留
为增加本规划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市规划局编制了《昆明市中心城区综合管线专项规划导则》,内容包括相关管线敷设方式、相关规划中的管线控制、现状及规划管线的衔接、综合管线断面布置、交叉节点管线布置、地下空间开发与管线敷设的衔接、入地管线及架空线路敷设、管线资料更新、探测要求等内容。
规划要求,重要设施站点,如110kV及以上变电站、通信核心节点、污水厂、给水厂等,保障大片区需求的设施必须予以严格遵守(位置、规模、数量)。主干管道在满足片区要求以及征得管线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可优化调整敷设路由。现状管网系统原则上予以保留,但在道路改造需迁改或管网系统老化需更换时,应根据管网建设需求和规范标准,进行重新建设。作者: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