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市民带来不便甚至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28日,记者从江津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与更新暨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会上获悉,我区即日起全面启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普查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6镇街、特设机构)的多种地下管线。副区长肖文军参加会议。
据了解,这是我区首次实施地下管线全面普查,普查和更新范围为几江、鼎山、德感、滨江新城、双福、支坪的市政管线、铁路、航道等地下管线和市域范围内输油、输气等长输管线,其中市政管线包括各类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工业、电力、通信等管道(沟、廊)和线缆及其附属设施,预计长度约为1400公里。
对城市建成区的1400公里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普查,到底会给市民带来哪些影响呢?记者就此向相关部门进行了解。
影响一:基本不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
说到地下管线,第一感觉就是城市道路“开膛破肚”,到处都是“马路拉链”。但记者了解到,此次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全面普查,原则上不采用开挖路面的方式,也就是说,基本不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
据了解,此次将采取管线普查和管线更新两种方法。对未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区域,采取全要素普查的方式普查;对已开展过地下管线普查的区域,采取查漏补缺的方式更新。
同时,对地下管线普查的外业勘测工作部分,管线探测单位将使用高科技设备在路面直接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原则上不对城市道路实施开挖。
影响二:全面排查地下管线隐患
城市地下管线埋下之后,一般出现问题才会排查处理。而这个时候,往往已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已导致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而此次普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全面摸清全区范围内地下管线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类别、部位等,并明确要求管线权属单位采取整改措施。
影响三:开展综合管理减少道路影响
城市地下管线涉及水、电、油、气、通讯等种类数十个单位,往往挖开之后才发现下面还有其他管线,不适合施工,于是复填、调整……给城市交通及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此次普查后,全区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和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类专业管线信息系统。此系统将同时服务政府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确保管线权属单位规划线路及相关部门审核时,提前避开其他管线及安全隐患地带,以最大效率实现地下管线铺设。
同时,对于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申报路面施工,相关单位还将采取尽量集中审批的方式,减少城市路面开挖次数及时间,确保城市交通的有效畅通。(记者 李皓 实习记者 蒋永超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