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夏以来,在输气护卫中队所负责的长输油途径垦利的管段上,队员共及时驱散盗油团伙6次,连续破获3起盗油未遂事件,大家都说,这都要得益于不断调整建立更趋合理的巡线制度。
中国网山东胜利油田8月19日讯 入夏以来,在输气护卫中队所负责的长输油途径垦利的管段上,队员共及时驱散盗油团伙6次,连续破获3起盗油未遂事件,大家都说,这都要得益于不断调整建立更趋合理的巡线制度。
该队所负责的长输油管线地处城乡结合部,油区治安形势十分复杂,中队根据南尚管线桩至垦利实验中学段,黄河大桥至南尚管线桩段等4个巡护管段的发案地点、管线裸露、跨沟跨渠等实际情况,增加了巡逻人员配备,重组了巡线力量,增设昼夜巡查班点,全面建立起早、中、晚动态巡逻机制。依据所确定的A、B、C三类布警点,每天有20名人员交叉采用分段蹲守式、循环式、交互式、突击式等多种巡查手段,达到了缩短巡查周期,提高巡线质量的目的。变换后的护线巡查方法,使得中队巡逻密度全面性加大。
为了提高护线巡查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控制所辖油区盗油活动,中队利用网络自动监控系统,在输油管线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对巡线车辆加装GPS系统,设专人每天24小时全面监控,使空中“鹰眼”名副其实。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把所管辖的油气管网,按照以百米为单位,进行坐标、管径、管线周边地形地貌录入、展示,然后合成分类建档,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数据信息资料库,汇编出了《油线管网分布图》、《输油管线桩分布图》等图文并茂的资料集,为管线的巡护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网络”和“鹰眼”的密切结合,对整个输油管线周围形成了一个天罗地网,有效保证了输油大动脉的平安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