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北京7月6日讯 记者 郄建荣 四项测绘新标准获批发布实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今日就这四项新标准说,四项新标准将使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具有更多知情权,获得更加优质的测绘保障服务,公众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项新标准是《管线要素分类代码与符号表达》、《管线测绘技术规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和《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就四项新标准出台的背景,李朋德表示,管线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担负着能源输送、信息传递、供水供暖、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重要功能。
他说,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地下管网建设不断提速、规模不断扩张,有限的地下空间出现了管网纵横交错、杂乱重叠的无序现象,因为地铁施工、房产开发等工程建设导致的管网设施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比如城市大雨内涝、管道泄漏燃爆、路面塌陷等事故,都是地下管线混乱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全国2000多家地下管线测绘资质单位都将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李朋德说,这就要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地下管线信息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促进形成标准、统一、准确的管线数据和信息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目前,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各地正在加紧开展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李朋德认为,若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标准作指导,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管线主管单位之间获取的管线信息数据各异,将为未来的管线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埋下隐患,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他说,四项新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管线规划、设计、建设和普查等工作提供测绘标准支撑;统一标准的管线信息系统能够为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各类管线设施布局等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四项新标准实施后,易于实现管线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跨空间三个一体化,即九大门类城市地下管线的一体化、跨区域长输管线和城市管线的一体化、地上和地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一体化。此外,四项新标准实施后,各类管线信息不仅建立在统一的空间数学基础之上,遵守统一的分类代码编码规则,又能满足各行业各地方对管线信息的扩充需求,更有利于信息集成和共享,将有效推动管线信息化进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