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glish  |
申请入会 |注册 |登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规矩了

发布时间:2015年5月28日 | 来源:盐阜大众报

61日,《盐城市市区地下管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施行。《办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跟广大市民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揭开人们看不到的“地下迷宫”秘密。

众所周知,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多种功能,是城市正常运转,确保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经络”,一旦损坏就会危及“生命”。2010728日上午发生在南京市栖霞区已废弃的南京塑料四厂的“7·28”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的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施工引发的管线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之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城乡建设局会同亭湖区、盐都区、城南新区、盐城经济开发区等驻城四区,一起在大市区范围内扎实开展城市的“血管”--地下管线普查、数字化建设工作。市城乡建设局制定了《盐城市区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探测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2011年进行的第一阶段,完成了市区试验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共探测地下管线1137公里,探测管线点57137个。范围为市区新洋港以南、串场河以东、世纪大道以北、通榆河以西总长为57.29公里的城市主、次道路和重要的支线道路。第二阶段从20124月下旬开始,到当年底,共完成5982公里地下管线探测。市本级第二测区(新洋港以南、盐靖高速公路以东、世纪大道以北、串场河以西),探明1582公里地下管线。此外,城南新区、盐都区、亭湖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完成1452公里、935公里、795公里、1131公里地下管线的探测任务。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标单位结合盐城特色和需求,建立了地形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管线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开发了以esri系列软件搭建gis软件平台,以oracle大型的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管理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构建了联合各片区、各相关部门和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的数据管理中心。

经过近4年的努力,201458日,市城乡建设局、市管线办在盐组织召开了“盐城市区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会。验收组认为项目组织管理有序,技术路线正确,完成了合同要求内容,同意通过验收。

据悉,市区地下管线信息化系统可以将密布市区地下看不见的各类管线,以一张图的形式展现,实现“管线齐全、管位准确、使用便捷、统筹维护”的数据管理目标,根据各单位的职责,实现管线查询定位、统计分析、工程管理、数据输出、数据管理、三维展示等功能。同时,还注重系统的更新和完善,开发了与相应子系统的扩展接口,可以为今后系统的扩展、维护和升级奠定基础。城市“地下电子地图”建成后,哪里漏水、漏气,施工中哪里遇到管线,只要轻点鼠标,市区所有地下管线将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清晰地勾勒出“地下迷宫”的轮廓,有望从根本上杜绝“马路拉链”以及城市开挖工程引发的事故。

《盐城市市区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地下管线的报建、审批、验收和备案程序,明确管理要求和各方责任,为实现市区地下管线的长效管理提供依据。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