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温电正式成立淡水管线青年志愿者巡查队,并开展了首次巡查。
“这条淡水管线关乎着温电生产用水和正常生活用水,无论哪方面用水得不到保障,都将给企业正常运行带来损失。”多年来,温电公司坚持治水,制定了长期的巡线制度保障机组供水安全、还为淡水管道挂胸卡、制作管道电子相册,加强管道的管理。今年温电结合实际与经验,成立了淡水管线青年志愿者巡查队。
据了解,温电的淡水引自永嘉楠溪江,从黄田泵站引入,经过乌牛镇、北白象镇等地的多个村庄,最后达到温电。淡水管线全长26公里,沿途存在漏水、盗水等现象,而私自盗水现象尤为严重。
成立仪式后,温电淡水管线青年志愿者巡查队先后巡查了黄田泵站,罗溪、高东等村的淡水管线。在某处淡水管道沿途一村庄的盗水点,淡水管道深埋于地底,距地面近两米,地表是茂盛的庄稼,很难确定盗水管道的位置。但温电治水人员在长期的巡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通过试探性挖掘,很快在田间道路交叉口上找到了盗水管道连接处。只见四根直径为90毫米左右的粗管子紧紧咬住温电公司的淡水管道,两根引出管道从村子的水泥路下方通往各家各户。某处工厂的生活与生产用水竟都是从温电淡水管线内接出,盗水行径甚是恶劣。
“电厂每小时用水在600吨左右,而目前的盗水量来看,每小时在70至100吨。如按每日用水6小时计算,该盗水管每天盗水量达600吨,一个月就达18000吨。”温电工作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
私接水管盗水不仅影响温电日常机组运行,且供水管道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补水量需求大,水管内的水如果不及时送至电厂,机组可能停机,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温电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希望管道沿线的居民自觉抵制盗水行为,确保温电的淡水“生命线”。
温电多举措治理淡水管线。 作者:张孟涛 徐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