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节县完成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任务下达,全年规划在31个街道(乡镇)147个行政村(社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8处,新增供水规模11640m³/d,新增自来水入户29541户,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2761人,预计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重庆市办好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实事的关键之年。为了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县水务局把饮水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系列措施,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规划接地气
为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客观需要,按照县政府制定出台的“1+7”农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据悉,项目申报均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按照“水源可靠、确有需要”的原则,先由群众自主申报、乡镇初审,水利发展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成立审查组,与各项目镇街逐一召开联席会,对群众意愿、建设方案、投资效益、完成时限等事项进行综合审查,再将审查结果反馈到各项目镇街和受益区群众征求意见。复核确认后下达任务,确保规划一处,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大力简化程序
由于年度目标任务较重,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我县大力简化了工作程序。
在项目审批上,除常规化水厂单独审批外,其余工程一律实行整体审批,县政府一次性一个文件下达项目任务,发改委一次性一个文件批复实施方案,财政一次性一个文件批复限价,有效节约了前期工作时间。
在技术指导上,全县统一制定了标准图集,除常规化水厂单独设计外,其余一律使用标准图集组织施工;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把人饮政策和技术要求编印成册,发放到镇村和项目管理人员。
在投资控制上,制定出台统一的资金补助模式和补助标准,集中供水受益户按户均约300元筹资,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基金,用于购置水表、水龙头和进户支管网,同时由受益户负责占地、青苗补偿和管槽开挖填埋,其余由政府投资,基金若有结余,用于建后管护;10户以上联建的分散供水工程,按新增自来水入户数每户补助1200元。项目实施具体由乡镇主导,在投资计划内统筹调剂,统一实行先建后补,验收后付款。
在建设管理上,针对人饮工程面大、点多、量小的特点,我县规定投资100万以内的工程由村居组织受益户自建或经多数受益户同意后直接发包确定施工队伍,分散供水工程实行受益群众自建自管。受益户必须推荐2名以上项目监督人员,同时委派三家监理机构分片区巡回监理。管道实行全县统一公开采购,分批次进行质量抽检,集中配送项目实施地,以节约时间,保障质量。
保障措施有力
为强有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各项目镇街以每月为节点,对规划项目逐个制定了阶段目标及进度计划方案,明确和细化了节点任务,县上按节点开展督查,实行月进度排名通报,通报情况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县水务局水利科10余名技术人员分片区联系项目镇街,到施工一线开展安全、质量、进度综合督导,每处工程建设过程均要到达现场3次以上,每次可驻扎数天。项目验收必须召开受益群众座谈会,必须通过现场和电话等方式进行入户调查,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必须在受益户集中区村务公开栏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