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市两会上,中山市政协委员李森建议我市新建住宅设计考虑预留新能源管道,一时间引发市民讨论。而据记者了解,事实上过去两年间国内不少城市住宅的新能源技术已进入到了落实阶段。如有购房问题,请拨打中山房价热线:400-606-6969
两会代表建议新建住宅设计预留新能源管道,有市民赞成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李森通过一份自行统计的报告数据指出,作为珠三角城市的中山一年日照时间长、日照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每年约有300多天左右可以不用辅助电加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节省至少30%的家庭用电。李森表示,安装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不仅能节约资源,还利于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的风气。
“近几年来我市新开发建设的商品住宅小区,有不少住户想安装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时都遇到了难题,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称管道不好走,没有放置台,影响美观,坚决不允许安装。”李森说,这是因为开发商在住宅设计时未综合考虑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对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的安装没有设计预留管道和放置台造成的。
因此李森建议,市规划、住建、房管等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建住宅小区预留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管道、放置台等可操作性的指引、规章和政策。各社区、各小区物业公司要重新审视不允许安装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的规定。对已建成的建筑物,允许住户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空气能利用系统。
对于政协委员李森的这种建议,记者身边不少市民都持肯定态度。譬如,去年底刚买房的市民钟先生认为:“新能源管道为业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能源使用空间,楼盘如果标配的话,那对于业主而言有利无害,我们肯定支持。”
而家住自建房的市民吴先生则表示,他们家几年前已经在天台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同时也配备了传统天然气作为补充。他表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太阳能热水确可满足一定的家庭供热需求。
◆今年不少城市住宅新能源技术已入落实阶段
记者了解到,我市政协委员提出中山新建住宅加入新能源技术其实是有背景的,在过去几年,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完成了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并开始陆续进入到实操阶段。这对于中山来说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譬如,早在2012年年中,安徽省就立法规定新建十二层以下居住建筑,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要的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应当利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
江苏省淮安市近年则重点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其中,新建住宅推动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今年该市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率达到95%;将浅层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与民用建筑相结合发展冷热联供,预计今年25%以上新建建筑面积采用热泵供热或制冷。
另外,今年山东省济南市将大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市及县(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而且,将大力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建筑物高度100米以下的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河北省石家庄市则根据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助推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