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 English  |
申请入会 |注册 |登录

从技术层面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发布时间:2014年6月10日 | 来源:中国矿业报

——对话北京碧海舟防腐防护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邸建军

据了解,当前我国境内油气管网长达10万多公里,主要由“三桶油”和地方燃气公司投资建设。

今年年初,曾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其中提到管网建设将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提供输送、储存服务。如此一来,管道的建设管理和安全保护就变得尤为重要。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去年青岛的“11·22管道爆炸事故”后,安监总局成立了16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国的油气管线开展了拉网式检查,并下达整改通知。这也意味着,“防止管道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将从各个层面得到重视。

那么,如何切实从技术层面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北京碧海舟防腐防护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邸建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见解。

记者:三年前,您曾在一次能源论坛上讲“国内管道很可能在未来发生灾难性事故”,去年的青岛管道事故不幸被言中。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埋地管道的现状?

邸建军: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大概从1958年起步,到1996年是高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规划达到15万公里,主要是油气的输管道。根据不完全统计,1995~2012年,全国发生各类管道事故1000多起,频繁的事故与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成为中国油气管道高速发展的阴影。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油气管道事故远高于美国和欧洲,以四川达县杨柳垭至卧龙河气田输气干线为例,全长147公里,从19866月建成投产到1996年底,共发生爆炸事故30多次,平均每年千公里21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记者:那规避和防止管道事故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

邸建军:应该说是阴极保护技术。有调查显示,从年份来说,对埋地管道做好阴极保护,管道寿命可以达到46年,如果只按照规范设计,只能达到18.5年。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邸建军:阴极保护是对被保护金属施加负电流,使被保护金属表面在电化学电池中为阴极,从而减缓其被腐蚀的技术。

过去,我们不太重视阴极保护技术。上世纪60年代,一些油田开始在埋地管道上安装阴极保护系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阴极保护技术发展快,开发了很多配套装备,尽可能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基本成熟。

记者:从国际上来看,尽管许多国家对管道完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管道完整性仍然是管道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此您有怎样的见解?

邸建军:管道完整性与管道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检修与管理各个过程密切关联,当然要考虑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管道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减缓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状态,使管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预防事故发生,保证管道安全经济运行。

管道完整性管理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其中包括资料数字化,竣工资料数字化,运行、检测成果处理;管道测绘,地下管道的探测与测量;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采用规范。第二,高后果区识别风险。如果管道发生泄漏或断裂事故,对公众生命安全及财产、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伤害或损失的区域被称为高后果区,包括人口密集区;航道、铁路、公路;水源、森林、湿地环境保护区域;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管道运行商必须在高后果区实施管道完整性保护计划,以保证公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第三,风险评价。识别对管道安全运行有不利影响的危害因素,评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第四,完整性评价。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步骤,通过特定技术手段获取管道的缺陷信息,来对管道的完整性进行评估,以明确现在和将来管道达到安全运行状态的能力和水平的过程,给出管道安全运行上限条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维护计划。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管道内检测、压力试验和直接评价,以及其它被确认为有效的完整性评价技术。第五,维护与维修。根据风险性评价结果,找出管道承载能力不足的地方,针对可能的威胁制定预防性措施,对管道进行维护和维修。第六,效率评价。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是指对完整性管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把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最终得到表示系统优劣程度的结果。

记者:就您所了解的,美国对于管道安全事故是怎样管理的?

邸建军: 1999年,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对贝灵汉镇输油管道事故开展了长达3年的调查。管道事故报告中指出,输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泄漏,而主要管理方奥林匹克管道运输公司早在1996年就曾发现管道有破裂的风险。根据调查情况,美国司法部2003年做出了严厉的裁决,奥林匹克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兼经理弗兰克霍普夫被判处有期徒刑半年。事故方奥林匹克管道公司被重罚1.12亿美元。华盛顿州通过了《管道安全法》,将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纳入“国家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填补了监管空白。

2006年,美国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发生油气管道泄漏,是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油田30多年开发史中最大的泄漏事故。根据调查发现,BP公司在普拉德霍湾油田的管道属于低应力管道,由于当时未被列入联邦管道安全规章的执行范围,BP公司没有按要求对管道进行周期性内检测,因而没有发现管道遭受的严重腐蚀。

在美国,有统一的“811”专线电话报警系统,是专门针对管道的。美国对油气管道的检测是强制性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如果不做,等于违法。

2006~2008年,美国管道事故率仅为每千公里0.7次,比1999年和2001年下降了63%。在美国,每一次事故都是进一步推动美国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美国管道安全立法的重要依据。

记者:参照美国的管道安全管理模式,我们应该做什么?

邸建军:第一,严惩疏于管理而造成灾难性事故的责任人;第二,加强管道安全立法工作;第三,将油气管道纳入国家安全管理体系;第四,建立国家管道地图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对油气管道检测提出强制性要求。

从规划单位施工角度来讲,尽量避免危险管道穿越人口稠密区域和敏感地区。同时,在管道设计阶段应重视阴极保护工作,将阴极保护系统与管道系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在管道的设计阶段重视完整性管理工作。重视阴极保护的运行情况,建立埋地管道的完整性管理系统,加强埋地管道的风险评价。

管道是危险的,但它是最经济、最清洁的运输方式。跟核电一样,不能因为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就谈核色变,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所有人。

 

women cheat on men I cheated on my boyfriend women who cheat on their husbands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