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住建部、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下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山东省目前已有多个城市正在或者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通过全面查清,对城市地下管线来一次彻底的“体检”。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播《山东新闻》报道,大雨内涝、路面塌陷……一次次事故拷问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每当出了事,“多头管理”成了推卸责任的常用借口。今年,淄博市建成城市综合管线信息化管理平台后,类似的问题解决起来容易了许多。哪条管线出了问题?权属部门是谁?在平台上可以一目了然。淄博市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处信息技术科副科长孟慧告诉记者:“在这个系统中咱们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管线种类,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么每类管线的分布情况,也可以通过系统开发的一些功能来进行管线数据的一个统计。”
从2013年起,我省淄博、德州、济宁等多个城市就开始了对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每一条管线具体坐标在哪里?埋深多少?材质是什么?什么时候建设的?所有信息摸清楚后,汇入各个城市的信息系统,为以后的城市建设服务。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树银:“到今年年底,全市的所有的地下管线将全面普查完毕,也就是把这个家底来摸清楚,实现了全覆盖。”
除了摸清家底,通过普查还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占压、管网泄露等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后,逐一整改到位。
据统计,目前山东省地下管线普查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情况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一。截至这个月中旬,全省17个设区城市中,除济南没有启动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外,其他16个城市均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普查及补测补绘。山东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张金城告诉记者:“普查之后,必须要求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一个是方便各个管线单位实现这种资源的共享,你要查询,查询之后就避免你在施工当中,出现挖断管线这些问题。再一个呢,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就可以在今后的道路改造当中,把一些需要改造的管线,一次性进行改造,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记者: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