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当年为啥没铺设雨水管?”对此,腊山分洪工程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洪道上游约12公里防汛路上确实未铺设雨水管道,他们将尽快在积水路段建集水井。
近日,市民杨女士反映,腊山分洪道上游两侧没有雨水管道,一些低洼路段逢雨必淹,很容易积水。“当年为啥没铺设雨水管?”对此,腊山分洪工程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洪道上游约12公里防汛路上确实未铺设雨水管道,他们将尽快在积水路段建集水井。
市民反映:腊山分洪道上游部分防汛路逢雨必淹
杨女士说,在她的印象中,腊山分洪工程2007年前后开始施工,之前上游河道非常窄,两边要么是土路,要么是一些破旧的房子。随着工程进展,河道拓宽,两边铺设了道路,渐渐走的人也多了。但一到下雨,大伙儿就犯了愁,上游一些路段几乎逢雨必淹、积水严重,没办法有时只能蹚过去。
“路面之所以积水,一方面可能因为当时修的路不平,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道路下边没有雨水管道。”她说,分洪道上游周边分布着普照园、明星小区、明珠西苑等众多小区,两边的道路是不少人的每天必经路,应尽快完善排水系统才是。
记者探访:路上未见雨水箅子,外侧井箅子被堵死
据介绍,腊山分洪工程位于城区西部,市中、槐荫和长清三区交界处,东起兴济河京沪铁路桥,西至北店子入黄口。而上游西起220国道附近,东至兴济河京沪铁路桥,全长约7.85公里。
近日,记者来到腊山分洪道上游,从宋庄立交桥附近出发,自西向东沿防汛路行驶,一直到段店东街附近,一路下来,未在防汛路上看到雨水箅子。在防汛路外侧,能看到个别羽毛球拍大小的井箅子,但已被堵死。
在大涧沟桥附近,记者从一个陡坡下至河道旁。路南有一排门头房,一业户说,这段地势较低,东西两边都高,路上没有雨水管道,连个基本的排水口都不留,一下雨就是“重灾区”。继续向东到朱庄附近,附近一居民反映,腊山分洪道从朱庄到尹家堂段,两侧道路积水也比较严重。
部门说法:确未铺雨水管,将尽快建集水井排水
近日,记者和腊山分洪工程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腊山分洪道,对于市民反映的积水问题,他表示确实存在,前段时间下雨,他们去现场查看过,分洪道上游分布着大小积水点20多处,其中比较严重的路段集中在明珠西苑小区、普照园小区附近。
该负责人说,当时修建腊山分洪道,两侧道路不是一般的道路,而是防汛路,设计标准不同于一般的市政路。根据当年的设计,约7.85公里河道、12公里防汛路上,确实没有铺设雨水管道。
他说,根据当年的设计理念,防汛路是高于周边道路的,雨水可从防汛路流到周边,通过村里的一些排水系统流走。但现实情况是,周边近几年建了不少门头房,有人将门前路面抬高,有的还修了马路牙子,周边地形地貌改变,导致防汛路成了低洼地段,雨水很难排出。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已设计了一套方案,标出了各个积水点,下一步将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水路段周边设置集水井,在井下铺设雨水管道,和河道连通,使雨水通过集水井排进河道。他说,目前正值汛期,刨掘路面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会尽快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