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记者昨从建设部门了解到,我市已组织专家对“扬州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扬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及普查(试验区)成果评审和验收,计划今年底基本完成地下管线外业探测,完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明年3月前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试运行,6月进行综合验收。
老城区地下管网分布查明
记者昨了解到,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首先确定地下管网分布密集、涉及管网种类繁多、建设年代跨度大、新旧管线纵横交错,具有代表性的5.09平方公里老城区作为探测试验区。项目上月完成探测和整理工作,形成了试验区成果。
据初步统计,试验区地下管线普查(试验区)累计完成综合管线探测546.32公里,共探查管线点44598个。
地下管网装上“透视眼”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关系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自来水管、污水管、电力照明、燃气、通讯、数字电视、甚至信号灯等各种地下管网纳入同一数据库,可实现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并实现对地下管网监控。”建设部门的同志介绍,“这些管线分属不同的专业部门和市政公司,过去是各自管各自的,搭建同一数据库后,可做到信息共享,随时查询,相当于为地下管网装上‘透视眼’。”同时,还可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覆盖310平方公里规划区
“目前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初步形成一套数据标准规范;试验区的成果数据已全部入库,逐步测试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数据的完整性,发现的一些问题已与探测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并已基本解决。下一步将扩大范围。”建设部门的同志介绍,未来我市地下管线普查覆盖310平方公里规划区,将统一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地下管线外业探测,同时完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明年3月前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试运行,6月组织专家对普查成果和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验收。